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毕业设计》作为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实践类专业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它是由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转化的必要环节,针对专业岗位而进行的技能强化训练。
旨在整合所学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要求
(一)产品设计类
产品类毕业设计就是将工程或者生产中的某种目的或需要转换为一个具体的物理形式或工具的过程,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具体的载体以美好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实现某种功能或作用的一种创造性活动。
(二)工艺设计类
工艺设计类毕业设计指以工程项目、产品加工和其它生产服务一线应用性项目为对象,进行相应的流程、技术路线和规范进行设计的综合性毕业实践。
(三)方案设计类
方案类作品毕业设计,是指学生通过利用所学内容,为解决专业对应领域中的具体问题而完成的一项系统设计,其设计作品的表现载体是一个完整的方案。
三、设计任务书
根据不同设计类型,拟出相应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书内容应包括产品/工艺/方案名称、设计阶段、设计时间、设计步骤、设计成果等。
四、设计内容
即设计说明书,作为叙述性文件,用来说明设计依据、设计意图、设计过程及设计方案的选择和优缺点等,要求内容完整、文字简明通顺、书写整齐清洁。
说明书中所列计算正确,引用的重要数据及公式应注明出处,并附有与计算有关的必要简图。
说明书须按统一提供的十六开报告纸书写,注明页次与编写目录、装订成册。与设计图纸一道交给指导老师审定。
说明书内容可按下列顺序书写(不同设计类型可酌情删减)。
1.目录(标题及页次)
2.本设计的意义、概况及必要的说明
3.产品的性质、规格、用途、检验方法、储运等
4.设计的依据(文件、技术条件)及生产方法选择
5.原料性质、规格、检验方法、来源、供应情况等
6.反应原理
7.工艺条件分析
8.工艺流程的选择与论证
9.物料衡算
10.热量衡算
11.主要设备工艺计算
12.其它设备选型、设备一览表
13.设备平面布置说明
14.自控点的确定与测量仪表选型等
15.水、电、汽等公用工程的规格和要求以及消耗定额、能耗计算
16.设计小结(包括设计体会、优缺点分析、设计合理性、可行性论证、今后改进意见等)
17.参考资料(编剧者、书名、出版社、出版年月)
五、答辩及成绩评定
答辩小组由专业负责人及指导教师组成,可邀请企业专家参加。答辩环节可按以下程序进行。
1.学生对其所作设计进行简要介绍。
2.答辩小组针对设计中涉及到的计算、绘图、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等方面向学生提问,考核学生运行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答辩小组根据设计说明书和答辩的情况综合评定成绩。采用优秀、良好、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评定。
附:不同类型毕业设计成果评价指标及权重
附表1 产品设计类毕业设计成果评价指标及权重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指 标 内 涵 | 分值权重(%) |
1.选题 | 1.1 专业性 | 1.毕业设计选题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产品创意、总体设计方案、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工作原理、系统和主体结构等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设计任务能承载学生分析技术需求、查阅技术标准、借鉴技术案例和设计技术方案等策略性能力的培养,基本覆盖本专业的关键技术领域。 | 5 |
1.2 实践性 | 1.毕业设计选题来源于生产或工程实际项目,可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2.产品设计任务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典型性,代表生产现场一般技术设计项目要求。 | 5 | |
1.3 工作量 | 1.产品设计项目难易程度适中,学生完成任务的实际工作量一般不少于2周。 2.每个学生独立完成1个设计项目,难度较大的设计项目保证每位学生独立完成1个子项目。 | 5 | |
2.设计实施 | 2.1 技术路线的可行性 | 1.毕业设计说明书完整、规范、科学规划设计任务的实施,能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2.产品设计的技术原理选择、理论依据选择和设计步骤安排合理。 | 15 |
2.2 设计过程的完整性 | 1.毕业设计说明书完整地记录设计项目启动、设计任务规划、技术资料查阅、系统或者结构分析、技术参数确定、设计方案拟定、设计方案修订、设计方案成型等基本过程及其过程性结论。 2.毕业设计说明书参考资料的引用、参考方案的来源等标识规范准确。 | 10 | |
2.3 设计依据的可靠性 | 1.技术参数计算所采用的数学模型正确,计算准确,技术参数参照正确的技术标准。 2.产品设计的结构符合工艺原则,设计数据详实、充分、明确、合理。 | 10 | |
3.作品质量 | 3.1 技术文件的规范性 | 产品设计最终形成的装配图、零件图、电气原理图、安装接线图、设计流程图、程序清单、影像、产品设计方案等技术文件符合行业标准的要求。 | 15 |
3.2 技术方案的科学性 | 1.产品设计技术方案要素完备,表达准确。 2.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技术参数、技术流程可以有效解决课题中的生产实践项目或问题。 | 25 | |
3.3 技术设计的创新性 | 1.设计方案有独特创意和创新,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2.充分应用了本专业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新设备。 | 10 |
附表2 工艺设计类毕业设计成果评价指标及权重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指 标 内 涵 | 分值权重(%) |
1.选题 | 1.1 专业性 | 1.毕业设计选题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工艺流程设计、工艺参数设计和设施设备选择等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 2.毕业设计任务能承载学生分析技术需求、查阅技术标准、借鉴技术案例和设计技术方案等策略性能力的培养,基本覆盖本专业的关键技术领域。 | 5 |
1.2 实践性 | 1.毕业设计选题来源于生产或工程实际项目,可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2.工艺设计任务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典型性,代表生产现场一般技术设计项目要求。 | 5 | |
1.3 工作量 | 1.工艺设计项目难易程度适中,学生完成任务的实际工作量一般不少于2周。 2.每个学生独立完成1个设计项目,难度较大的设计项目保证每位学生独立完成1个子项目。 | 5 | |
2.设计实施 | 2.1 技术路线的可行性 | 1.毕业设计说明书关于设计任务实施的规划完整、规范、科学,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2.工艺设计的技术原理选择、理论依据选择和设计步骤安排合理。 | 15 |
2.2 设计过程的完整性 | 1.毕业设计说明书完整地记录设计项目启动、设计任务规划、技术资料查阅、工艺分析、技术参数确定、设计方案拟定、设计方案修订、设计方案成型等基本过程及其过程性结论。 2.毕业设计说明书参考资料的引用、参考方案的来源等标识规范准确。 | 10 | |
2.3 设计依据的可靠性 | 1.技术参数计算所采用的数学模型正确,计算准确,技术参数参照正确的技术标准。 2.工艺设计的中间工艺数据详实、充分、明确、合理,工艺分析逻辑性强。 | 10 | |
3.作品质量 | 3.1 技术文件的规范性 | 工艺设计最终形成的图纸、工艺卡片、工艺设计方案等技术文件符合行业标准的要求。 | 15 |
3.2 技术方案的科学性 | 1.工艺设计技术方案要素完备,表达准确。 2.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技术参数、技术流程可以有效解决课题中的生产实践项目或问题。 | 25 | |
3.3 技术设计的创新性 | 1.设计方案有独特见解和创新,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2.充分应用了本专业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新设备。 | 10 |
附表3 方案设计类毕业设计成果评价指标及权重
信息分析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指 标 内 涵 | 分值权重(%) |
1.选题 | 1.1 专业性 | 毕业设计所选课题符合高职目标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能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专业对应领域中实际的问题,能训练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策略性能力)。 | 5 |
1.2 实践性 | 1.课题来源于专业对应领域中的真实项目(仿真项目),解决实际问题或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设计任务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典型性,能代表一般设计项目要求。 | 5 | |
1.3 工作量 | 1.课题难易程度适中,工作量大小适当,完成任务的实际工作量一般不少于2周。 2.每个学生有一个独立课题或有一个较大课题中的子项目。 | 5 | |
2.设计实施 | 2.1 技术路线的可行性 | 所制订的技术路线完整、规范、科学、可行,步骤合理,方法运用得当,既与对应领域中的设计规范一致,又有创新,能确保设计顺利完成。 | 15 |
2.2 设计过程的完整性 | 项目启动、任务规划、实地调研、信息分析提炼、技术参数确定、设计方案拟定、设计方案修订、设计方案成型、结论分析等基本过程完整。 | 10 | |
2.3 设计依据的可靠性 | 技术标准运用正确,有关参数计算准确,分析、推导正确且逻辑性强,参考资料的引用、参考方案的来源等标识规范准确,技术原理、理论依据选择合理。 | 10 | |
3.作品质量 | 3.1 技术文件的规范性 | 1.设计作品撰写规范,图表、计算公式和需提供的技术文件符合行业或企业标准的规范与要求。 2.方案要素完备,能清晰表达设计内容,完整回答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 | 15 |
3.2 技术方案的科学性 | 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能有效解决课题设计中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达到设计任务要求。 | 25 | |
3.3 技术设计的创新性 | 1.设计方案有特色、有创新或创意,有重大改进或独特见解,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2.充分应用了本专业领域中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新设备。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