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课程标准(精细化工技术专业)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 精细化工技术专业毕业设计 | 开设院部 | 8188www威尼斯 |
课程编码 | 编制人 | 李崇裔 | |
学时 | 56学时 | 审定人 | |
学分 | 3学时 | 日期 |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三年制精细化工技术专业学生毕业之前由学校教师和化工类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培养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产设计的能力,在学校所进行的以培养精细化学品生产设计、工艺设计、产品设计等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是本专业重要的一门实践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应用精细化工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就业后从事精细化工专业相关技术和技能工作夯实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总体目标:
通过完成精细化工领域中的某一项具体工作任务或模拟工程项目,使学生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本专业范围内的工作技术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会查阅科技文献资料以及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际工作中严谨的工作作风;使学生在精细化工行业中的相关专业技术岗位的综合工作能力得到进一步训练和提高。具体目标如下:
(一)素质目标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团结协作、吃苦耐劳、不断进取,协调各方因素,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
3.爱岗敬业,养成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4.具有创新思维、创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体魄。
5.树立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6.不断积累经验,熟悉人文环境,求得不断创新、不断提高、不断进步。
(二)知识目标
1.了解精细化工专业的综合知识与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案、方法、步骤等;
2.了解精细化工相关仪器设备的选择、设计、安装、操作等知识。
3.巩固和提高精细化工产品性能影响及精细化学品生产工艺知识;
4.巩固和提高对精细化学品的生产原理、方案、流程及工艺条件等知识的理解;
5.巩固和提高对化工制图、文献检索及编制化工工艺文件等知识的理解;
(三)能力目标
1.能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初步制定解决岗位工作问题的方案、方法、步骤;
2.具有快速准确查阅相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3.具有仪器设备选型、布置和撰写操作说明的能力。
4.具有化工制图能力;
5.会编制化工工艺文件;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毕业设计内容应该紧密结合技能生产实际、精细化工专业知识及学生就业方向选择精细化学品开发、工业流程等作为设计题目,以开拓学生智慧、启迪其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设计类型主要为方案设计、设备设计、流程设计等。
课程主要内容 | 重点、难点 | 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 |
1.选题 | 重点:毕业设计方案准备与实施 难点:设计方案确定 | 1.对精细化工技术前沿知识展望 2.对自己所学知识与能力的评价,从而选择合适的课题 3.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及交流沟通的能力 | |
2.资料整理及学习 | 资料的阅读、分析 | 重点: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 难点: 知识的迁移 | 1.能独立查阅运用设计资料、分析相关文献、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习对科技项目的课题进行技术方案对比及初步经济分析能力 3.运用网络及计算机的能力 4.团队协作、沟通、创新能力 |
本设计方向、目前研究的现状分析 | |||
制定课题的开展步骤 | |||
3.设计课题的开展 | 流程图 | 重点:正确识图、读图及绘制流程图 难点:绘制流程图 | 1.会正确识图、读图 2.会手工或软件绘制流程图、会标注 |
设备选型 | 重点:不同设备的比较 难点:设备选材及成本核算 | 1.会根据流程图提出设备要求 2.掌握确定设备的关键因素 | |
确定工艺 | 重点:根据流程和设备最后确定工艺 难点:工艺确定 | 1.能正确连接各设备 2.能确定各副线连接 | |
工艺计算 | 重点:能正确理解工艺流程 难点:物料流和能量流 | 1.能查找有关的计算参数 2.能正确选择运用公式 3.能进行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 | |
操作流程 | 重点:撰写操作流程 难点:操作流程确定 | 1.会撰写开车、停车流程 2.会撰写运行维护流程 3.会拟订关键的运行参数 | |
4.毕业设计说明书的撰写 | 初稿 | 重点:设计内容正确,条理分明,概念清楚,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难点:设计的严谨性、实用性及经济价值 | 1.设计说明条理清晰、严谨合理 2.语言通俗易懂 3.正确运用电脑软件进行编辑 4.专业词汇把握正确 5.制图美观正确 6.工作严谨、认真负责,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团结互助、遵守纪律和职业道德 |
完成稿 | |||
5.毕业答辩 | 重点:毕业设计质量的检查,学生综合水平评估 难点:学生综合水平评估 | 1.能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交流讨论 2.能对毕业设计进行合理评判,给出相应评价 |
五、教学基本条件
1.企业提供岗位工作设施。
2.联网计算机,各类专业文献信息检索。
3.各类专业书籍与专业手册。
六、本课程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先导课程是:基本素质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设备与维护、化工单元单元操作、反应器操作与设计、化工安全生产技术);专业能力课程(精细有机合成技术、精细化工生产技术、精细化学品性能检验、化工仿真DCS控制、化工设计)、综合实践课程(管路拆装实训、化工单元课程设计、化工单元综合实训、有机综合实训、无机综合实训),素质能力拓展课程(日用化学品生产技术、化工节能与减排、化工腐蚀与防腐化工安全生产、涂料生产技术等)。后修课程是:毕业实践课程,也可以与毕业实践课程同步进行,课题可以提前一个学期布置。
七、课程实施建议
1.在第四学期期末开始,学院推荐、企业和学生互选,学生可以自谋职业,在第四学期结束后离校上岗工作、学习;
2.课题应尽量来源于生产实践,难度适中;若为较难课题,可由多个学生分工完成,但每个学生必须有单独的分课题和任务书。
3.指导老师按规定发放选题表和任务书,发放各种毕业设计规范及表格。
4.指导教师要采取尽可能的手段及时辅导,并做好指导记录,督促学生按时提交毕业设计资料,填写指导评语表格。
5.指导教师邀请评审教师,评审教师认真评阅、留有批改痕迹,填写评审意见表格。
6.答辩组长认真组织答辩,安排做好大便记录,亲自填写答辩决议。
7.指导教师封存毕业设计资料。
八、考核与评价
总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指导教师评分、评阅教师评分和答辩评分,各分值比例见下表:
指标 | 观测点 | 标准分 | 实得分 |
M1 指导教师评分 (35分) | 1、设计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表现 | 5 | |
2、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新颖性 | 5 | ||
3、设计过程中的独立性 | 5 | ||
4、设计计算的准确性 | 5 | ||
5、设计工作量 | 5 | ||
6、设计过程的工作态度 | 5 | ||
7、论文的规范程度 | 5 | ||
M2 评阅教师评分 (25分) | 1、设计方案、工艺条件论证 | 5 | |
2、设计计算的准确性 | 5 | ||
3、设计工作量 | 5 | ||
4、设计合理、有创新 | 5 | ||
5、设计说明书的结构、文字表达及书写情况 | 5 | ||
M3 答辩评分 (40分) | 1、个人对课题工作的总体介绍 | 10 | |
2、毕业设计的质量 | 10 | ||
3、答辩中回答问题的正确程度 | 20 | ||
合 计 | 100 |
毕业设计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且责任属于个人的,或有违法、违纪事件者,毕业设计不得分。
九、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所有先导课程教材
2.各类化工相关工具书和手册
十、有关说明
1.评定成绩的必备条件是:学生必须提交符合规定要求的毕业设计书面、电子资料。
2.各种成绩的评定必须客观、公正、公平。
3.注重学生的主导地位,全过程以学生自己思考计算为主。